2025年上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1.8万亿元,占GDP比重超18%,元宇宙相关企业突破5000家,形成"实体+数字"双轮驱动的城市发展新范式。


【本报调查组 7月16日上海报道】清晨7点,外滩数字孪生系统开始实时监测人流数据;上午10点,张江元宇宙产业园迎来第三批入驻企业;晚间8点,南京路步行街的AR导航系统帮助游客寻找隐藏店铺——这三个时空片段,勾勒出上海数字化转型的生动图景。

■ 数据透视: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上海市统计局2025年数据显示:
1. 基础设施:
- 5G基站密度达20个/平方公里
- 城市神经元传感器超3000万个
- 数字孪生覆盖率达85%
2. 产业布局:
√ 元宇宙核心企业年增67%
上海龙凤论坛419 √ 区块链应用场景突破200个
√ 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5000亿
3. 应用场景:
☆ 智慧医疗覆盖率92%
☆ 数字人民币交易额占比38%
☆ 在线新经济企业突破1万家

■ 实地探访:四大转型标杆
【数字政务】
上海私人外卖工作室联系方式 √ "一网通办"事项达2500项
√ 电子证照使用率98%
√ 智能客服解决率91%

【智慧商业】
☆ 南京路AR购物体验店达50家
☆ 前滩数字艺术展厅参观量破百万
☆ 徐家汇元宇宙商城开业首月客流超预期

419上海龙凤网 【数字文化】
★ 上博数字藏品销售额居全国首位
★ 演艺大世界线上演出占比45%
★ 图书馆电子书借阅量首超纸质

■ 专家视角:未来城市样板
复旦大学数字城市研究中心李教授指出:"上海正从物理城市进化为数字文明新物种,这种转变为全球超大城市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2025全球智慧城市指数》显示,上海在"数字包容性"指标上位列亚洲第一。

当苏州河的智慧水纹传感器静静工作,当陆家嘴的云端会议室连接全球,这座城市正在数字与实体的交响中,书写着未来城市的新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