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道历时四个月深入走访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通过实地调研32个项目点位,访谈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当地居民等213人次,结合最新监测数据,全面记录示范区成立五周年来的制度创新与生态共保实践。

【环境与经济记者 王立新 青浦报道】在太浦河畔的联合监测站,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的环保人员正共同分析水质数据;在元荡湖上的生态廊道,来自三地的骑行爱好者享受着贯通后的环湖绿道;在华为研发中心周边的科创园区,跨区域联合招商团队正在洽谈绿色科技项目...这些场景构成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日常图景。
第一章 制度破冰
▼ 体制机制创新:
• 全国首个跨省域国土空间规划获批
• 联合管委会实现"一枚公章管审批"
• 统一环保标准覆盖186项指标
• 财税分享机制惠及328家企业
• 数据共享平台归集信息1.2亿条
上海贵族宝贝龙凤楼 第二章 生态共治
■ 环境协同保护:
- 太浦河水质达标率从68%提升至100%
- 联合河长制覆盖23条跨界河流
- 生态修复面积累计达15.6平方公里
- PM2.5平均浓度下降42%
- 生物多样性指数提升35%
第三章 产业升级
上海花千坊龙凤 ★ 绿色创新发展: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217%
• 数字经济产值突破千亿
• 环评审批时限压缩至15个工作日
• 绿色信贷余额达587亿元
• 碳减排项目年增速达89%
第四章 民生共享
☆ 服务一体化:
上海花千坊419 - 医保直接结算覆盖所有公立医院
- 跨省公交线路开通17条
- 职业教育学分互认院校达28所
- 文化旅游一卡通发行量破百万
- 联合应急救援响应时间缩短60%
【专家点评】
"示范区正在书写跨行政区协同治理的中国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司司长周凯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