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道通过追踪上海与苏州、南通、嘉兴、湖州等8个周边城市在产业、生态、交通等领域的协同案例,呈现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创新实践。


■ 产业协同篇:从竞争到互补
1. 产业链重构:
- 张江研发+苏州制造的生物医药创新模式
- 特斯拉超级工厂带动的长三角汽车零部件集群
- 嘉兴集成电路配套基地的崛起路径
- 南通船舶海工产业转型升级记

2. 创新生态:
- G60科创走廊的专利共享机制
- 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平台运行实况
- 人才柔性流动的"长三角工作证"实践
- 跨区域产业创新联盟的运作机制

上海龙凤阿拉后花园 ■ 生态共保篇:绿水青山的共同体
1. 联合治理:
- 太湖流域水环境联防联控体系
- 大气污染应急联动响应机制
- 固废跨区域处置的生态补偿标准
- 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共建实践

2. 绿色发展:
- 环淀山湖区域碳中和示范区建设
- 新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展
-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交易案例
- 绿色金融协同创新产品盘点
上海龙凤419
■ 民生共享篇:同城化进行时
1. 交通革命:
- 市域铁路"一卡通"覆盖现状
- 跨省市公交线路的运营创新
- 智慧停车系统的数据共享
- 自动驾驶测试标准统一进程

2. 服务互通:
- 138项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清单
- 异地门诊结算的堵点与突破
- 公积金异地贷款办理流程
爱上海 - 文化旅游一卡通使用体验

■ 数据看板(2025)
1. 经济指标:
- 都市圈GDP总量:13.2万亿元
- 高新技术企业:7.1万家
- 技术合同成交额:4128亿元
- 进出口总额占比:全国38.3%

2. 协同成效:
- 跨省通办事项:158项
- 异地就医结算人次:年增63%
- 轨道交通互联里程:1826公里
- PM2.5平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